微信号
18322445027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叫崖柏
崖柏(学名:Thuja sutchuenensis Franch.)是柏科,崖柏属灌木或乔木;枝条密,开展,叶片鳞形,生于小枝中央之叶斜方状倒卵形,有隆起的纵脊,先端钝,宽披针形,较中央之叶稍短,两面均为绿色,无白粉。雄球花近椭圆形,交叉对生,药隔宽卵形,幼小球果椭圆形,种鳞交叉对生,最外面的种鳞倒卵状椭圆形,未见成熟球果。
分布于中国重庆城口海拔1400米石灰岩山地。喜空气湿润和钙质土壤,不耐酸性土和盐土。
崖柏宜孤植或丛植、或用作绿篱。崖柏树料的油性,做成手串油亮,具有观赏性。
崖柏起源于恐龙时代。其木材化石始于侏罗纪中期,在白垩纪曾有过鼎盛时期,拥有众多的物种。到了第三纪,该属物种大量消失,全世界仅存5个间断分布的物种。
1892年由法国传教士法吉斯城口南部首次发现,199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崖柏列为中国已灭绝的三种植物之一。但在1999年10月“重庆市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骨干调查队”在城口考察时,重新发现了已“消失”的崖柏野生居群,在2000年第3期《植物杂志》上,向世界宣布“崖柏没有绝灭”。
灌木或乔木;枝条密,开展,生鳞叶的小枝扁。叶鳞形,生于小枝中央之叶斜方状倒卵形,有隆起的纵脊,有的纵脊有条形凹槽,长1.5-3毫米,宽1.2-1.5毫米,先端钝,下方无腺点,侧面之叶船形,宽披针形,较中央之叶稍短,宽0.8-1毫米,先端钝,尖头内弯,两面均为绿色,无白粉。
雄球花近椭圆形,长约2.5毫米,雄蕊约8对,交叉对生,药隔宽卵形,先端钝。幼小球果长约5.5毫米,椭圆形,种鳞8片,交叉对生,最外面的种鳞倒卵状椭圆形,顶部下方有一鳞状尖头。未见成熟球果。
崖柏树长什么样子
崖柏是灌木或乔木;枝条密,开展,生鳞叶的小枝扁。叶鳞形,生于小枝中央之叶斜方状倒卵形,有隆起的纵脊,有的纵脊有条形凹槽,长1.5-3毫米,宽1.2-1.5毫米,先端钝,下方无腺点,侧面之叶船形,宽披针形,较中央之叶稍短,宽0.8-1毫米,先端钝,尖头内弯,两面均为绿色,无白粉。
雄球花近椭圆形,长约2.5毫米,雄蕊约8对,交叉对生,药隔宽卵形,先端钝。幼小球果长约5.5毫米,椭圆形,种鳞8片,交叉对生,最外面的种鳞倒卵状椭圆形,顶部下方有一鳞状尖头。未见成熟球果。
扩展资料
崖柏属于松杉目。
松杉目植物的雌球花由多枚珠鳞组成。雌球花发育成球果,珠鳞发育成种鳞。胚珠受精后,珠鳞紧闭,借以保护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成熟后种鳞张开,种子脱落和散布。精细胞无鞭毛,可借助水受精。
松杉目分布于南一北两半球,以北半球温带、寒带的、高山地带最为普遍。我国产3科23属125种34变种,为国产裸子植物中种类最多、经济价值较大的一目,分布几遍全国,许多树种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地区及台湾的高山地带组成大面积的森林,亦是森林更新、荒山造林以及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及居民区绿化的优良树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崖柏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松杉目
崖柏是什么木头
崖柏(学名:Thuja sutchuenensis Franch.)是柏科崖柏树,崖柏属灌木或乔木崖柏树;
枝条密崖柏树,开展,叶片鳞形,生于小枝中央之叶斜方状倒卵形,有隆起崖柏树的纵脊,先端钝,宽披针形,较中央之叶稍短,两面均为绿色,无白粉。
雄球花近椭圆形,交叉对生,药隔宽卵形,幼小球果椭圆形,种鳞交叉对生,最外面的种鳞倒卵状椭圆形,未见成熟球果。
分布于中国重庆城口海拔1400米石灰岩山地。喜空气湿润和钙质土壤,不耐酸性土和盐土。
崖柏宜孤植或丛植、或用作绿篱。崖柏树料的油性,做成手串油亮,具有观赏性。
什么是崖柏?
“崖柏”,读音:[yá bǎi ]。
崖柏(学名:Thuja sutchuenensis)为柏科崖柏属的植物。生长于海拔1,500米以上的地区,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上世纪90年代曾因数量稀少未被发现宣布为灭绝物种,21世纪初在重庆大巴山[1] 地区发现少量植株,属于濒危物种,禁止采伐。
形态特征:崖柏高5-6(10)米,树皮灰褐或褐色,长条薄片状开裂。枝密集、开展,小枝扁平、多排列成平面。叶除幼苗期针形、刺形外,全为鳞形,长1.5-3.0毫米,交互对生。
生长环境:崖柏是阳性树,稍耐阴,耐瘠薄干燥土壤,忌积水,喜空气湿润和钙质土壤,不耐酸性土和盐土;要求气温适中,超过32度生长停滞,在-10度低温下持续10天即受冻害。
分布范围:产中国重庆城口,生长于海拔1400米左右土层浅薄、岩石中。崖柏属的其他亚洲种还有日本鲜崖柏(T. standishii, 即日本香柏;金字塔状乔木,在原产地高15米,具淡红棕色树皮和亮绿色叶)、朝鲜崖柏(T. koraiensis, 灌木或小乔木,高近10米,枝条开展,叶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银色)等。崖柏木材淡黄色或淡红棕色,质地轻软而耐用,芳香且易加工。巨柏(T. plicata, 即巨崖柏、大侧柏)是最重要的用材树种。
崖柏种植方法
崖柏在山里非常常见,那么崖柏是怎么 种植 的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崖柏种植 方法 ,一起来看看。
崖柏种植方法
一、崖柏树的特征
濒危种。该种是1982年在重庆城口县的一个分布点上采得标本的。由于森林已被砍伐,以后曾多次去原产地调查,都没有再找到,被重新发现,且于重庆城口县悬崖上现存一定量的崖柏及枯死之遒枝。
自2013年市场疯炒后,先后在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天水等地发现崖柏,并遭到疯狂的乱砍乱伐,许多活体被连根挖掉,更有甚者,将坡柏冒充崖柏也被砍伐,地方森林公安已加大整治力度,出重拳打击。
二、崖柏盆景的栽培
花是娇贵的,盆景是花中之花,那就可想而知盆景就更加的娇贵,对盆景的养护那条件就更加的高了。
1、忌施肥。盛夏高温,叶面失水较快,此时施肥可使桩体细胞浓度小于外界环境浓度,导致植物细胞水分反向土壤流动,桩体因肥害失水而死。但可以喷洒新高脂膜保护液防水分蒸发。
2、忌干旱。想起来浇水,想不起来就不浇水,有时一连几天不管,一旦发现叶片萎蔫,才迅速补水,叶面便恢复正常,这是桩体适应环境的一种反应,但长期如此,过强的蒸腾作用终究会使桩体大“病”难愈,脱水而死。
3、忌水渍。当环境温度超过二十八度时,应对盆景进行蔽荫保护,否则,桩体从土壤中获取的水量远远低于因蒸腾作用而失去水量,轻则叶缘灼伤、焦枯,重则桩体被日灼重创而死。
4、忌骤荫。通常情况下,为避免高温伤害,在环境温度超过桩体忍受最高温度时,应将盆景移向光照较弱的相对低温区以利桩体生长,但如骤然将其移入室内或没有光照的低温区,过不了几天,叶片就会自然脱落,桩体也会迅速萎缩而死。
5、忌午浴。炎夏中午不可向光照下的桩体喷水或向盆中浇水,这种“宠爱”方式会使盆景温度突然低于环境温度而伤及桩体。
崖柏的生命力比较强,主要是通过移植的栽培进行繁殖,对于崖柏土壤的施肥选择应该选择透气性比较好的肥料,还要注意防虫的处理,要注意定期防虫,最好是在移植后的时间里每一周就要喷上一次虫咬。一共喷上就喷上六七次就可以啦。
崖柏活树栽培方法
一:一个根本。必须要带有根带有叶!根最不宜挖取,但只要有两、三根红色小根,也有成活的希望,叶带的越多越好。有根有叶才是崖柏成活的第一根本。无根叶,后面再怎么努力也是徒劳。
二:时间。从悬崖上采挖下来到入土栽培的时间越短越好,活树下山后最好当晚栽定。如当时不栽,可放在温暖潮湿的阴暗处,用撒水和喷雾保持湿润,不要把根部浸泡在水里。
三:用土。栽培用土必须要用透水、透气、松散的混合土,千万别用纯土,一般加上80%的河沙即可。太行山一带,最好用烧后废弃一段时间无火气的煤球,废弃的煤球灰为无菌、透水透气、保湿性能很好的培养土,非常适宜栽培崖柏。浇水时,水必须在2、3秒内渗入土后,流出盆底为宜。
四:防虫。崖柏所栽新树,几乎100%会有虫害。在悬崖死了的树也不会上虫,但是一下山,死树活树一律上虫,这种虫叫小蠹虫。繁殖能力很强,它仅存活在崖柏的白皮层,不进入树心(太行料如此,川料会进入红色树心部分),当树上发现有虫孔时,实际上树已经没救了。因为只有在树液不流动、液压低时,小蠹虫才能钻进去,咬食树干。所以树一栽定,马上就要对树干部分进行喷药或刷药,进行防御。用100倍敌敌畏即可,敌敌畏容易伤叶,所以不要喷洒到小枝和叶子上。在头一年栽培期,要对树干多喷几次,特别是生长期,温度高时。
五:保湿、控温。新栽崖柏最好在大棚温室中栽培,这是提高成活率最好的方法,可保湿控温。在生长期盆土不能见干,大环境湿度要保持在70%以上最好,温度到了25度至35度,是崖柏生根发芽最好的时候,注意通风。保湿控温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树干和叶保持体内水分不流失,维持生命,续而生根发芽的关键条件。
六:光照。崖柏新树只有极少的根,吸收水分的功能已经很弱,这时的叶片可通过叶面呼吸和吸收水分,维持生命而进行光合作用,反过来促使树液流动,促根成活,萌发新根,所以新树多带叶子很有用。在生长期适宜的温湿度,光照足了,树叶进行光合作用就强,更利于成活。但在盛夏,光照太强,就不能保持生长环境湿度,也会蒸发掉新树体内原有的水分,晒干树身,所以要适当遮阴,用遮光率低的遮阳网即可,但不能长期遮阳。
七:一次栽定。栽定后,最好三年以内别再移栽,千万别在一年之内进行二次移栽。崖柏生根困难,成活两年的树,根也不一定长好,所以,一栽就得栽到容器内,栽后用绳把树干固定在容器上,让树不能晃动。
崖柏是什么树
崖柏
崖柏(学名:Thuja sutchuenensis)为柏科崖柏属的植物。生长于海拔1,400米的地区,崖柏为乔木或灌木,常成金字塔状,具薄的鳞片状外树皮和纤维状内树皮,水平或上升分枝,形成特有的扁平、浪花状小枝系,每小枝有4行细小的鳞片状叶。幼叶较长呈针状,在某些种可与成熟叶并存。雌雄同株异枝,毬花著生于枝端,雄毬花圆形,淡红或淡黄色;雌毬花很小,绿色或带紫色。成熟毬果单生,卵形或长圆形,长8~16毫米(约1/2吋),有4~6对(或3对,多至10对)薄而易弯的鳞片,顶端成厚脊或突起。因为它具直立的枝条、垂直排列的扇状小枝系和具6~8顶端钩状的毬果鳞片而被一些专家画归侧柏属(Biota)。
中文学名 崖柏
拉丁学名 Thuja sutchuenensis Franch.
别 称 崖柏树、四川侧柏
二名法 Thuja sutchuenensis
界 植物界
门 种子植物门
亚 门 裸子植物门
纲 松杉纲
目 松杉目
科 柏科
亚 科 侧柏亚科
属 崖柏属
种 崖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