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
18322445027
本文目录一览:
- 1、固定资产折旧的四种计算方法
- 2、固定资产折旧怎么计算?
- 3、固定资产折旧怎么算?
- 4、固定资产折旧怎么算
固定资产折旧的四种计算方法
年限平均法(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1、年限平均法(也叫直线法)最简单的一种计算方式,每期的折旧额相等,计算公式:
【举例:】A公司2021年3月8日购入一台无需安装的生产设备并当即投入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该设备价款为3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26万元。该设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则该设备在2021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300÷5×9/12=45(万元)
2、工作量法(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相等)
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举例:】B公司一辆运货卡车的原价为60万元,预计总行驶里程为50万公里,预计净残值率为5%,2021年9月行驶0.4万公里。则:
单位里程折旧额=60×(1-5%)/50=1.14(元/公里)
2021年9月折旧额=0.4×1.14=4560(万元)
3、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直线折旧率,属于加速折旧)此方法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且最后2年需要改为直线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双倍直线折旧率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最后2年改为直线法:将倒数第二年初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分两年平均摊销
【举例】C公司的一项固定资产原值为10万元元,预计净残值为1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该项固定资产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则在折旧年度内:年折旧率=2/5×100%=40%
第1年折旧额=10×40%=4(万元)
第2年折旧额=(10-4)×40%=2.4(万元)
第3年折旧额=(10-4-2.4)×40%=1.44(万元)
第4年、第5年折旧额(改为直线法)=[(10-4-2.4-1.44)-1]/2=0.58(万元)
4、年数总和法(加速折旧)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年折旧率
【举例】D公司一项固定资产原值为1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1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该项固定资产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则在折旧年度内:
年数总和=5+4+3+2+1=15
第1年折旧额=(10-1)×5/15=3(万元)
第2年折旧额=(10-1)×4/15=2.4(万元)
第3年折旧额=(10-1)×3/15=1.8(万元)
第4年折旧额=(10-1)×2/15=1.2(万元)
第5年折旧额=(10-1)×1/15=0.6(万元)
固定资产折旧怎么计算?
平均年限
平均年限法又称为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内资企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第三十一条:残值比例在原价的5%以内,由企业自行确定。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已取消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3〕70号)第二条之规定固定资产残值比例统一为5%。
年折旧率:1-5%/5×100%=19%
月折旧率:19%÷12≈0.0158333
月折旧额:19600×0.0158333=310.33元
固定资产折旧怎么算?
计算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怎么计算,你只要掌握以下方法就可以了:
1、设定固定资产残值率固定资产折旧怎么计算,按你本题其残值率是原值固定资产折旧怎么计算的0.08%固定资产折旧怎么计算;
2、计算月折旧率,设使用期为三年:
(1-0.08%)/3(年)/12(个月)=0.=2.78%
3、如果固定资产原值为:24500元,则其月折旧额:24500*2.78%=681.1元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681.1
贷:累计折旧----681.1
说明:残值率可以由单位设定,一般是不大于4%,因为超过4%,就增加了费用,超过财政的规定后需要在年终交所得税时做纳税调整。你本题的残值率,固定资产折旧怎么计算我推算下来是0.08%
固定资产折旧怎么算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企业一般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他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余额,也可根据实际使用年限预计残值。
公式如下: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年折旧额除以12=月折旧额。
【法律依据】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十四条,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