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
18322445027
本文目录一览:
乐山大佛是什么时候建的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由海通和尚筹资并主持,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前后历经90年才完工。
乐山大佛是在什么时候修建的?
唐朝时乐山大佛是什么时候建造的,又恢复嘉州和眉州。乐山大佛就是这时修建乐山大佛是什么时候建造的的。据唐代韦皋《嘉州凌云大佛像记》和明代彭汝实《重修凌云寺记》等书记载,乐山大佛开凿的发起人是海通和尚。
大佛
乐山大佛是什么时候建造的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
乐山大佛是什么时候创建的?
乐山大佛坐落在四川省乐山市东面,是依着凌云山栖鸾峰断崖凿成的一尊面向岷江的石刻弥勒佛坐像。所以又叫凌云大佛。这尊大佛是唐代创建的,前后共用了90年的时间才完成。
大佛的头顶齐着山顶,身长共71米,相当于23层楼那么高。仅大佛肩宽28米,相当于60个大胖子并排站在一起的宽度。大佛的眼长3.3米,比哥哥姐姐玩的跳绳还长。它的耳朵长7米,耳朵里可以并排站两个人。它的头顶上面是一个很大的平台,可平放一张很大的圆桌。大佛光着的脚面上,可以坐下100个人,是我国最大的佛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之一。佛像态度大方,气魄雄伟,神情潇洒。
乐山大佛的右边,有凌云崖九曲栈道,这条弯弯曲曲的山路沿着山崖盘旋而下,一直延伸到江上。那里的人们这样说:“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谁建造的
乐山大佛是由唐朝的海通和尚发起建造的,历经三代工匠努力最终得以完成。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
这么宏大的一项工程,最初是由谁提出建造的呢?乐山处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之处,水势非常湍急,行经此处的舟船很多都会被湍急的江水吞噬。唐朝中期,一个法名海通禅师的和尚为了避免此类惨剧再度发生,决心在山岩上临江开凿一座天下最大的弥勒佛像,让他不舍昼夜、千载万世地面对浩浩三江,保佑苍生。
乐山大佛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当大佛修建到肩部的时候,海通禅师去世,因此佛像工程被迫中断。数年之后,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了俸金,因而由海通的徒弟带头,指挥工匠继续修造大佛。此后续建者章仇兼琼任户部尚书,因家庭变故,大佛工程再次停工。40年之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又捐赠俸金,继续修建乐山大佛。经过三代工匠的努力,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大佛终于竣工,前后共用了90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