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TV免费预定

中国迁都备选城市(中国迁都备选城市2020)

KTV免费预定 2023年01月09日 08:03:29 9
中国迁都备选城市(中国迁都备选城市2020)摘要: 本文目录一览:1、如果中国真的要迁都,哪个城市最合适。...
󦘖

微信号

18322445027

添加微信

本文目录一览:

如果中国真的要迁都,哪个城市最合适。

从历史上来看,从南往北基本上是因为稳定国家,便于抵御少数名族入侵,由北自南基本上是打不赢少数名族了被迫迁都,当然叶有经济方面的考虑,因为自南北朝起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迁往南方,自西向东很少,主要是从长安迁洛阳,多是战乱原因造成,自动向西近代有一次就是迁重庆陪都。现在中国如果要迁都排除战乱考虑应该是上海,毕竟经济实力很强,但是如果从稳定来看,再借鉴巴西和美国的经验因该迁到小城市。一则可新建一座打城。2则作为政治中心,可避免不必要的干扰。个人认为成都是个不错的选择,气候好环境好,美女多(形象),大后方

很稳定。

1949年选首都,共有11个城市备选,为何最终选定了北京?

文| 夜谈

编辑| 王图往迹

1949年选择首都,在11个备选城市当中,为何最终敲定中国迁都备选城市了北京?

在中国漫长的 历史 当中,形成了几十个统一或者半统一的王朝,这也让我们国家有着大量古都——什么六朝古都、五朝古都,在别的国家寥寥无几,在我们国家一抓一大把。

而 在这么多的古都当中最出名的估计还是西安,也就是 历史 上的汉唐首都长安城。

那么, 在1949年的选都当中,为何最终西安落选了,一共11个备选城市为何最终选择了北京?

在1949年4月底的渡江战役开打后,国民党的首都南京被我军攻下;加上之前的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 基本上这个时候蒋介石的统治就已经宣告了结束。

到了六月初的时候渡江战役结束, 南京、上海、武汉等江南大城市落入到了我军的手上 ;包括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福建在内,长江沿线各省一部分或者大部分被我军完全控制。这个时候我们就开始着手准备建设新中国的班子了。

6月15日的时候,134名代表齐聚北平,一起进行了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之后选举出了21位筹备会常务委员,并且在下面分设了6个小组。而这其中就有一个专门的小组,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国旗、国徽、国歌、国都,他们开始讨论国都的地点。

而关于国都的备选城市,其实早在1948年9月就已经被敲定,在当时的情况下我们选出了11个备选城市,它们分别是 北京(当时还叫北平)、哈尔滨、西安、上海、延安、开封、成都、洛阳、重庆、广州、南京。

这11个城市之所以被选为备选城市,也都是有着它们的独特优势的。

南京自不用说,它 已经被国民党做了几十年的首都 ,所以南京在设施和首都其他配置上,在其他各个城市当中都是具有自身优势的。因为之前就是首都城市,所以如果选定南京, 那么我们只需要搬进去稍微改装一下,基本上南京就可以直接使用了。

而广州被选的原因也很多。第一个就是 广州的经济好 ,广州作为近代最先接触到外界的城市之一,在经济发展上面远远超过不少城市;同时 广州在近代思想启蒙上面,也是具有自身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近代对我军和国军影响都很大的 黄埔军校 ,也是 坐落在广东省 ,这些无疑对于选都广州也是有优势的,所以广州也被选为一个备选城市。

重庆作为备选城市之一,与南京有着同样的作用。在抗日战争当中,重庆长期作为国军的陪都, 所以重庆这里的首都设施非常齐全 。同时它位于内陆地区, 在地理位置上可以说易守难攻, 不论是北边、还是南边、还是西边、还是北边,重庆都有着巨大的战略纵深。

这让它比南京的条件还好。加上抗战期间,大量的工厂从前线搬到重庆, 所以这里的工业基础也相对较好 。对于即将成立的新中国发展经济有着不小的优势。

与重庆地理位置差不多的成都,在地理位置上与重庆类似。四面环山的四川省,可以说是中国最易守难攻的省份了。 当年横行欧亚大陆的蒙古骑兵在这里到吃瘪,可见四川省的防御力之强。同时四川还是天府之国,这块盆地的物产丰富,可以为成都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

而且在抗日战争当中, 四川省极少受到日军的破坏,所以相对来说整顿当时四川的经济很容易,进去之后恢复生产也比较方便。

洛阳、开封 被选择为备选城市,其实它们选择的原因都差不多。这两个城市都是数朝古都,而且这两个城市都在河南省。河南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的最核心,所以如果把这两个城市作为首都, 它们在联通全国的方面上拥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

毕竟作为一国首都,它最大的作用就是要保证能够联通全国,这样它才能把核心的精神和命令源源不断地传送到全国去;同时全国人员、物资也才能来往国都。而且考虑到这两个城市 历史 上曾经多次作为国都,所以 它们在文化、 历史 底蕴等方面也具有优势。

延安作为备选城市的理由也很充分。一方面这里是我军最为熟悉的,抗日战争期间我军长期在这里坚持战斗,这里是八路军当时的总部所在地。所以延安如果作为首都, 相关的一些设施相对比较方便,而且大家住进去也都非常的熟悉。

另一方面作为陕西省的一个城市,延安与曾经的汉唐古都长安距离并不是很远,所以选择它作为首都, 也有些沾了沾长安名气的味道。

延安的位置也相当的合适,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足够的纵深, 方便我们应对特殊的紧急情况 。加上这里还有八路军修建的不少工事,这个地方的 安全性相对也很高 ,再加上 红色传统 等因素在内,延安被选为备选城市,也是一个非常强劲有力的选择。

上海被选为备选城市,则主要是 考虑了它在经济上的作用。

因为经历了数年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的头等大事就是发展经济生产,让老百姓吃上饭、过上好日子。而作为当时全国经济数一数二的城市,上海如果被选为首都,那么 对于之后发展经济的好处肯定是明显的 。

同时作为当时少有的国际性大都市, 上海不论是陆运还是海运,在众多城市当中都是非常突出的 。这方便我们之后进行联通全国的交通,也方便后面进行外交活动。

西安被选择为备选城市更是意料之中,因为 长安寄托着我们华夏民族太多的感情了 。不论是强汉还是盛唐又或者富丽堂皇的隋朝,都是把国都定在了西安这个城市。虽然说风水这个东西虚无缥缈,但是 大多数中国人都对长安这个名字和地方在心底里有着一种独特的感情 。

而且西安的 地理位置靠中心 ,在东南西北的纵深上也有着自己的优势。

同时陕西省自古以来民风彪悍,是历朝历代征兵最为青睐的几个省之一,所以选择西安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哈尔滨被选可能大家都会觉得奇怪,毕竟哈尔滨的位置相对太偏了。

但是哈尔滨当时的重工业比较发达,所以适合我们之后的工业生产建设;同时当时咱们和老大哥关系好, 老大哥经常给我们提供援助 ,作为与老大哥接壤的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如果作为首都的话,那么 我们就能更好、更快的接受老大哥的援助 。

至于北平被选择备用城市也是意料之中。因为明清两个大统一王朝,都选择在这里定都;而且 明朝修建的北京城非常牢固 ,在解放北平的过程当中我们 又是和平解放 ,所以在各种设施方面也很齐全。

作为明清两朝的首都,北平的 交通什么的也比较发达 。相对而言 在四面八方的纵深也还可以 ,所以北平入选备选城市是必然的。

那么,这么多备选城市都有优势,最后为何大家选定了北平呢?

在各个备选城市的优势都不错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排除法,把那些劣势明显的城市划掉。首先 上海、广州肯定是要被划掉的 ,因为这两个城市 太靠近大海了 ,而当时 新中国的海军还在起步 ,我们没办法保证在面对别人的海上舰队时让上海和广州两个城市都不出问题。

所以这两个城市首先被划掉了。

同时南京重庆从政治考虑,也会被首先给划掉去。

因为这两个城市毕竟 是国军长期作为首都或者陪都的城市 ,不论是影响力还是声誉都跟国军挂钩。 一说起南京当时人都想起国军 ,在当时的情况下定都这里,显然是不太合适的。

而且南京同样离大海太近,重庆则在交通方面相对得太偏了,不太好联通全国。

成都同样在交通方面问题很大 ,毕竟李白有句诗说得好嘛中国迁都备选城市: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把全国的人员、物资运动成都去,无疑对于新中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除此之外哈尔滨也因为地理位置会被划掉,因为哈尔滨同样太靠边上了。 尤其是当时日本、美国,都在半岛附近有影响力 ,所以选择哈尔滨无疑要冒很大的风险。后面朝鲜战争当中美军飞机轰炸东北边城,也算是证明了这一点。

而且哈尔滨太偏了, 交通全国不太方便。

然后洛阳、开封 因为地势原因被排除 。这两个城市都是 在黄河附近 ,而黄河又是非常危险的水面高于两边的城市,所以把都城放在这里肯定不方便。

除此之外还有延安和西安,这两个之所以被排除,是因为 经济发展确实太落后 。在当时的话延安、西安的经济都非常差。

延安大家都比较清楚的,西安虽然以前是汉唐古都,但是在黄巢打进长安城之后,在这里进行了一场报复性的活动,导致 这个地方配套的设施毁坏得非常严重 。因此后面明朝没有在这里定都。

当时新中国又非常贫穷, 若是重修西安古都,这个经济投入还是相当大的。

排除了这些选项之后,北京自然成了最佳选择。

新中国首都候选城市是哪里?

1949年,新中国选择首都,共有11个城市入围,包括哈尔滨、西安、延安、洛阳、开封、成都、重庆、广州、南京、上海和北平(北京)。

1927年民国政府定都南京,将南京称为首都,至此中国第一次有了“首都”的称呼,并将该词沿用至今。政治、经济、文化的汇聚并不是永恒不变的。旧的首都可能由于某些原因而逐渐丧失其重要性,朝代的交替也可能代表首都的迁移。

新中国首都候选城市的相关介绍:

新中国成立前,哈尔滨所处的东北地区交通、经济发达,人口素质高,城市化率高。当时,全国几乎所有的重工业都位于东北,东北也被称为“共和国的长子”,有着强大的经济基础。

东北毗邻苏联,近水楼台先得月,能够最先得到苏联的支持,有利于后期的经济发展。地理位置也是哈尔滨的劣势,因为偏离北方,对于一个统一的国家来说,这显然不利于整个国家的总体规划。

西安和延安同处于陕西省,西安的优势就是它是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悠久。汉唐盛世都发生在这里,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延安是抗日战争的中心,也是一个时代的标志。

当汉唐以后的中国,经济中心已经不再是西北部了,这成为西安和延安明显的缺点。

1949年新中国选首都时,有11个城市入选,为何最后敲定北京?

首都是一个国家政治中心所在地中国迁都备选城市,也是国家主权中国迁都备选城市的象征城市,所以它的定都极为讲究。纵观世界各国的首都,也会出现一些很有意思的特殊情况,比如多首都、无首都甚至外首都,这都是根据国家具体情况慎重考虑后决定的。而中国如今的首都亦是经过多方考虑才最终确定,当时备选城市有11个之多,但最终只有北京脱颖而出,成为中国迁都备选城市了我国无可替代的政治中心。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从公元前2070年左右的夏朝起就出现了“都城”的概念,当时的国都为阳翟,即今天的许昌禹州。在后来几千年的时代更迭中,无数城市都曾经有过建都的历史,1949年建国后,对于新中国国都的位置就成了一个重中之重的难题。

当时北平、哈尔滨、上海、广州、延安、西安、洛阳、开封、成都、重庆和南京这11个城市都是首都的备选项,但最后其中国迁都备选城市他10个城市都因为各种原因被刷了下来。比如哈尔滨,虽然它是当时的发达工业城市,也是最早入选首都的城市,但地理位置不够好,过于靠北而且和邻国非常接近,故没有选择它成为首都。

上海和广州在当时都属于交通便利的港口城市,特别是旧上海,极尽繁华。但这两个城市也有一个显著的缺点,就是海防能力弱。自古以来除了必须临水而居的朝代,国家大多不会选择靠海城市成为都城,也是因为敌人如果选择水攻,那么都城就会成为首当其冲的攻击对象。

延安和西安都是历朝历代有名的古都,延安属于重要政治地区,而西安在西汉、西周、隋唐等等朝代都曾被定为国都,所以也被纳入了考虑范围。然而这两个城市都位于中国内陆腹地,不利于与外界的交流沟通,也并不适宜当时的政治环境。

洛阳、开封两地虽也是古都,但经济落后且黄河水患严重,成都和重庆则是由于交通不便。最后剩下的南京和北平二城中,南京虽然“龙盘虎踞、地理险要”,但在当时离东南沿海太近,并不是个理想定都地点,且历代金陵王朝寿命都很短,故而放弃了定都南京的想法。

当时在确定北平为首都时,王稼祥提出了4个有利条件,最后决定了北平这座古城的命运。第一是经济发达;第二是地理位置良好,位于“扼守联结东北与关内的咽喉地带”;第三是战略位置极佳,既临海交通方便,临的渤海又是较为安全的内海,还有辽宁和山东半岛拱卫;第四是北平为明清帝都,人民心中易于接受。

于是在1949年9月21日至30日,北平召开了新中国第一次盛会,一致通过新中国首都定于北平,并于当天改名于北京。就这样,我国的首都在严谨的讨论中确定了下来,北京也成为了我国政治经济的中心,并一步步发展为了人民心中理想的繁荣都城。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