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
18322445027
本文目录一览:
- 1、国际大宗商品定价的主流模式是什么方式
- 2、国际大宗商品暴涨,我国该如何应对?
- 3、大宗商品对股市的影响
- 4、大宗商品到底是指哪些?
- 5、全球大宗商品涨价,会给全球经济造成什么影响?
- 6、大宗商品指什么
国际大宗商品定价的主流模式是什么方式
国际大宗商品定价的主流模式,是采用“期货价格+升贴水”的基差定价。
大宗商品是指:可进入流通领域,但非零售环节,具有商品属性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
在金融投资市场,大宗商品指同质化、可交易、被广泛作为工业基础原材料的商品,如原油、有色金属、农产品、铁矿石、煤炭等。大宗商品包括3个类别,即能源商品、基础原材料和大宗农产品。大宗商品可以设计为期货、期权作为金融工具来交易,可以更好实现价格发现和规避价格风险。
由于大宗商品多是工业基础,处于最上游,因此反映其供需状况的期货及现货价格变动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经济体系。例如,铜价上涨将提高电子、建筑和电力行业的生产成本,石油价格上涨则会导致化工产品价格上涨并带动其他能源如煤炭和替代能源的价格和供给提升。投资者,尤其是投资相关行业的投资者应当密切关注大宗商品的供求和价格变动。
国际大宗商品暴涨,我国该如何应对?
我来说下个人的看法。
从全球来看,大宗商品基本上是各种原材料,是工业生产与社会生活的必须品。对于,国际大宗商品来说,只要需求量上来,形成上涨预期,其价格便会节节攀高。
除此之外,世界各国央行若执行量化宽松的政策,也会导致大量资金涌入大宗商品,推动其价格上涨。
大宗商品上涨虽然让资源输出国和热炒资金赚得盆满钵满,但对于资源进口国来说,却是另一番景象: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工厂需要花更多的钱购买原材料,进而导致成品价格上涨,最后,进口国形成物价快速上涨的情况。
很不幸,我们正好是世界大宗商品的主要购买国之一,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使得我们的通货膨胀压力非常大。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同时也是世界工业品的出口国,海量的对外出口,是我们缓解通货膨胀压力的重要手段。
因此,应对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我们可以在内外两个方面来应对:
首先,内部淘汰落后产能,压缩原材料进口数量
在我们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中,曾经为了追求规模,而大量建设技术落后的生产线。这些生产线,在生产同样商品的前提下,不仅消耗更多的原材料,还更污染环境。这些生产线,就是近年来一直强调的落后产能,若对其进行升级,原材料的进口数量将会明显下降。
当需求量下降,大宗商品便没有了上涨预期,其价格必然会下降。因为,大宗商品一旦形成上涨预期,海量的资金便会涌入期货市场,推动价格的上升,而需求量下降,导致上涨预期结束,资金流出,价格便会回归理性。
其次,加快推动产业集中度,获得对大宗商品价格干预的能力
此外,我们在淘汰落后产能时,也要加快产业整合,形成一大批实力强劲的巨头,以影响大宗商品的价格。虽然,我们是世界原材料的主要进口国之一,但对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却没有丝毫的影响力!
而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产业集中度不够,各自为战,为了原材料竞相提高价格。若在相关行业中,提高集中度,只有几家企业参与报价,凭借巨大的市场需求量,大宗商品价格肯定难以提高。
再次,提高商品价格,将压力传导出去
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必然导致工厂成本的上升,而为了缓解压力,需要改变之前的商品出口逻辑。在之前,工厂为了卖出商品,很多选择低价售卖,结果就是作为商品生产地的我们,只能获得微薄的利润。
面对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若还按照之前的模式运转,工厂的微薄利润也会被蚕食殆尽。因此,需要将出口商品的价格提高,以缓解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
最后,提升技术,走向中高端制造
与低端制造相比,中高端制造,尤其是高端制造,对原材料价格上涨普遍无感。其高技术的属性,决定了在高端制造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原材料所占比重非常有限。
因此,产业升级,是一定要走的道路,不然,就会难以摆脱大宗商品价格对工厂利润的影响。
综上所述,是个人关于大宗商品上涨时,我们的应对措施的一些想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宗商品对股市的影响
什么样的股票会受益于大宗商品的下跌国际大宗商品,要看下跌的大宗商品类别。但总的来说,大宗商品的下跌可以降低化纤和化工的生产成本,对化纤和化工股是利好,对汽车股也是利好。但是,大宗商品的下跌会拖累股市。随着市场下跌,系统性风险不可避免。国际大宗商品我们应该尽量不逆市场而行。
商品是指不零售的商品。这些商品被大量买卖。商品主要有农副产品、金属制品、能源产品、化工品等。
细分包括:农业种植、棉花、大豆、玉米、有色金属、稀土、铜、钢铁、煤炭、石油开采、石油炼制、煤炭炼制、能源、玻璃纤维、化学、纤维、水泥等行业。
大宗商品价格的涨跌会直接反映经济形势和股市:
1.如果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会引起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震荡。很多国家都是靠大宗商品来维持国家发展的,上涨了就能刺激经济增长。对于普通人来说,商品价格的上涨可能会导致需要支付的成本增加。
2.如果大宗商品价格下跌,那么类似股市的“黑色系股票”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这对投资者来说就惨了。
大宗商品到底是指哪些?
大宗商品(Commodities)是指可进入流通领域,但非零售环节,具有商品属性并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
在金融投资市场,大宗商品指同质化、可交易、被广泛作为工业基础原材料的商品,如原油、有色金属、钢铁、农产品、铁矿石、煤炭等。包括3个类别,即能源商品、基础原材料和农副产品。
农副产品约20种:包括茶叶、苹果、玉米、大豆、小麦、稻谷、燕麦、大麦、黑麦、猪腩、活猪、活牛、小牛、大豆粉、大豆油、可可、咖啡、棉花、羊毛、糖、橙汁、菜籽油、鸡蛋等,其中大豆、玉米、小麦被称为三大农产品期货。
金属产品10种:包括金、银、铜、铁、铝、铅、锌、镍、钯、铂。
化工产品5种:有原油、取暖用油、无铅普通汽油、丙烷、天然橡胶等。
大宗商品交易结算方式
(1)入市简单方便:与全国性的各大商业银行战略合作,覆盖全国的银行营业网点方便了交易者的开户以及交易行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
(2)资金托管安全:通过第三方存管保障交易资金安全;
(3)资金汇划便捷:交易所和银行联合开发的交易保证金托管和划转系统,实现了交易保证金便捷的实时进出。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大宗商品交易;百度百科-大宗商品
全球大宗商品涨价,会给全球经济造成什么影响?
1、全球大宗商品涨价,对全球经济目前的影响总体而言利空大于利多,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利空影响还会加剧。
2、首先,此次全球大宗商品涨价的由头是西方世界的经济复苏,但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这种经济复苏是非常脆弱的,但华尔街借复苏来炒作商品赚钱的目标是非常坚实的。如果经济复苏的基础稳固,西方世界的平民将从复苏中受益,而且理想状态之下,合理的现象应当是西方的疫情得以控制,病毒得以消灭,人们的生活回到2019年疫情爆发之前。但现实告诉我们,这种理想的状态并不存在。虽然美国的疫情新增数量有所减少,但欧洲和发展中国家近期的性质病例数则不降反升。实际上,我们从印度十分惨烈的病例增长和新闻报道中就能察觉出平民的绝望。
3、其次,全球经济增长的基础不稳固,不同财富级别的人群从疫情中受到的影响完全不同。2020年以后,财经界有着“富人通胀,穷人通缩”的说法,这种说法指的就是富人才是从美联储天量放水中获益的最大人群,因为天量放水带来资产价格的上涨。而穷人由于只能靠出卖劳动力赚取报酬,很少拥有资产,因此很难从美联储的放水中获得大收益。另外,疫情的肆虐影响了接触性服务业的复苏,这使得穷人变得越发贫穷。在这种状况下,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必将带来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穷人本已糟糕的生活将因通货膨胀变得更为糟糕。
4、在这种华尔街借助美联储天量放水溢出至商品领域的浪潮中,我们看见受益最多的还是金融资本,而穷人、穷国将再度被“割韭菜”,世界经济将因此变得更加脆弱。对于国内而言,此轮商品价格的上涨,带来了输入性通胀的压力,这种压力已经使得官方机构屡次发出可能调控的风声。因此,我们后续有望见到国内官方层面对通胀因素的进一步遏制。总体而言,国内的居民生活受到的影响相对可控。
大宗商品指什么
大宗商品是指可进入流通领域,但非零售环节,具有商品属性并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在金融投资市场,大宗商品指同质化、可交易、被广泛作为工业基础原材料的商品,如原油、有色金属、钢铁、农产品、铁矿石、煤炭等。
拓展资料:
大宗商品
特点
一是价格波动大。只有商品的价格波动较大,有意回避价格风险的交易者才需要利用远期价格先把价格确定下来。比如,有些商品实行的是垄断价格或计划价格,价格基本不变,商品经营者就没有必要利用期货交易,来回避价格风险或锁定成本。
二是供需量大。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是以商品供需双方广泛参加交易为前提的,只有现货供需量大的商品才能在大范围进行充分竞争,形成权威价格。
三是易于分级和标准化,期货合约事先规定了交割商品的质量标准,因此,期货品种必须是质量稳定的商品,否则,就难以进行标准化。
四是易于储存、运输。商品期货一般都是远期交割的商品,这就要求这些商品易于储存,不易变质,便于运输,保证期货实物交割的顺利进行。
大宗商品同时具有5个特点:
1、供需量大
2、原产地
3、原材料
4、国家统一限价
5、影响国计民生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宗商品现货电子交易的参与方要求和电子交易的业务程序。本标准适用于现货领域的大宗商品电子交易活动,尤其是现货批发市场开展电子交易活动,不适用于期货交易。
趋势
根据大宗商品数据商——生意社最新发布的《2012年2月大宗商品供需指数(BCI)数据报告》显示,在其跟踪的100种大宗商品中有55种上涨,其中,能源涨幅居前,最高为2.14%。这反映出国际油价对我国的影响深远,但是耗能比重超70%的煤炭价格连续下跌,表明大宗商品市场虚热仍在,下游回暖仍待时日。
在生意社跟踪的100种大宗商品中,有55种在2月份出现上涨,100种商品的平均涨幅在0.35%。能源和有色成为2月份的两个亮点板块,其中能源平均涨幅最高,为2.14%,有色平均涨幅最低,为-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