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
18322445027
本文目录一览:
十大人口净流入城市:8个在南方,至少表现出三大趋势
10大人口净流入城市中有8个在南方,虽然我们不能下更多的结论,但至少可以表现出三大趋势:
第一,说明南方城市对人才和人口更有吸引力,当地赚钱的机会和经济活力更大
我们先不说为什么“投资不过山海关”,也不说北方是否有好的投资环境,仅仅近几年的“孔雀东南飞”现象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说明南方城市的赚钱机会更多,经济活力更大,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到南方寻找发展的机会和投资的机会。
从净流入总量来看,上海、深圳、北京、东莞和广州位居前五,这其中除了东莞之外,其余均为一线城市。更重要的是,前五位中除了北京拥有都市优势而上榜外,其余四大城市都属于南方,而且除了上海作为中国对外的窗口和市场经济中心城市之外,深圳、东莞、广州都属于珠三角城市,这与我国珠三角经济的发展和崛起是分不开的。
有的人把南方城市的发展归结为三大因素:南方城市物流成本更低,因为南方城市距离港口近和水运便利,北方运输以陆路为主,从而使很多南方城市的产业具备了低成本的优势;南方城市气候利于生产,北方城市冬季漫长,南方全年气候环境更适宜生产;南方城市外向型经济更多,全球贸易的连年增长让南方外向型经济发展得更快更好。
也有人认为,经济南强北弱不是北方人思想有问题,因为这样的结果有着复杂的 历史 、人文、商业、政治因素;敢闯敢拼的性格,抱团取暖的互助精神,重视信誉的商业准则,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这些都是南方经济更加发达的重要原因。
但不管怎么说,南方经济的活力和更多的赚钱机会,成为南方城市具有较大吸引力、人口净流入的重要原因。
第二点,人口和人才的因素,既是南方北方经济差距越位越大的原因,更是南方北方经济差距越拉越大的结果
到底是南北经济差距在拉大,还是南北经济差距被夸大?最近一直引发热议。
根据综合数据看,今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总量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在前十大经济问题城市中,北京成为唯一留在前十榜单里的北方的城市,北方重镇、曾经的三大直辖市之一的天津第一次掉出前十位,排名第11。这无疑可以得出南北经济差距在拉大的结论。
根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认为中国南北经济差距将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2020年南方地区的经济总量已经占到经济总量的65%,北方地区已经下降到35%;预计到2025年,南方地区的GDP约占全75%,南北经济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随着经济差距的越来越大,大量北方地区的年轻人都涌入了南方地区,导致北方城市人口不断流出,而南方城市人口不断流入,也是导致北方的经济雪上加霜,而南方经济越来越充满活力的重要原因。
第三点,目前全国各城市出台人才战略和人口战略、实施积极的落户政策的城市主要是南方
一般而言,经济发达的城市凭借优质的 社会 公共资源和良好的就业机会,会对流动人口形成强大的吸引力。但同样重要的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对人才和人口更具有吸引力。
南方的城市拥有先天的条件和经济活力自然是吸引人才和人口流入的原因,但不得不说,南方城市比北方城市更具有积极的人才战略和人口战略,也是南方城市比北方人才和人口净流入的原因。
2019年以来,各城市已经开始密集出台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仅2019年2月11日至2月15日,就有常州、海口、西安、南京、深圳等5个城市出台人才引进新政,从年初到2月18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发布各种人才引进与落户等政策的城市已经超过16个,被誉为2019年城市“抢人大战”的升级版。而从整体的人才引进战略和落户政策的情况看,南方城市也远比北方城市要多、政策更优惠。
12月份的年关之际,关于四大城市推出“史上最宽松”落户的信息不知道是应该让人振奋还是让人惊讶!福州落户“零门槛”,广州、青岛两大城市大专学历即可落户,从而再一次刷新了人们对户籍制度的认知底层思考。《无锡市户籍准入登记规定》全面取消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技术工人等群体的落户限制;福州市提出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实现落户“零门槛”;青岛和广州分别将入户门槛放宽至大专学历。四个城市中只有青岛是北方城市,另外3个都是南方城市、而且还有两个省会城市。
这四大城市降低落户门槛政策,从根本上仍然是城市人才战略的延续,城市人才争夺的焦点仍然是大学生毕业生,那些大学毕业生们代表着最有活力的人才,更是未来在更高技术含量的人才。城市放宽入户门槛的目标仍然是各城市人才争夺战略的延续,同时也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降低落户门槛政策的人口政策已经从中小城市,蔓延到一线城市、省会城市,这背后肯定与我国人口红利尤其是青年人口红利减退有关,零门槛的落户政策既是防止在人口红利下降以后导致的人口流失的政策措施,更是城市经济争夺人口红利的必然措施。
城市人口的流入和流出,既是过去多年 历史 形成的结果,同时也是目前面对的现实,更可能涉及到城市的未来。关键是城市人才战略和人口战略的是否适合目前城市的发展判断。 (麒鉴)
深圳常住人口持续净流入多少?
根据深圳市统计局截止时间2019年3月2日最新发布人口净流入的《深圳统计年鉴 2018》数据显示人口净流入,深圳常住人口持续净流入为61.99万人。下面列出深圳市常住人口的一些常用数据:
1、2017年末常住人口数为1252.83万人,2016年末常住人口数为1190.84万人。
2、2017年末深圳市户籍总人口数为434.72万人,2016年年末则为384.52万人。
3、2017年末深圳市总就业人数为943.29万人,2016年年末则为926.38万人。
扩展资料
一、深圳近年来保持了持续的人口净流入,根据深圳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7年深圳的常住人口增量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峰值将近62万,2011~2013年每年的人口增量为9万人左右,随后快速增长。
二、深圳市的户籍人口比重仅仅为34%左右,深圳正在大力吸引学历型、技能型人才,降低人才的落户门槛。
三、2016年深圳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口服务管理的若干意见》、《户籍迁入若干规定》等文件,提出将纯学历型人才落户门槛放宽至大专及以上,对人才入户量不设指标数量上限。目前深圳市的落户条件甚至和一些二三线城市一样,这也导致了近年来深圳常住人口的大幅增量。
参考资料来源:深圳统计年鉴 2018-深圳市统计局
参考资料来源:深圳-百度百科
人口净流入什么意思
人口净流入是指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差值。
当常住人口大于户籍人口的时候,就说明该城市人口处于净流入的阶段,而常住人口小于户籍人口的时候,则为净流出的阶段。
通常来说,一个地方的户籍人口总有一部分流出,即便是北上广这样的发达大城市,也有一部分户籍人口在外地。因此户籍常住人口的数据会小于户籍人口数据,而外来常住人口数据会大于人口净流入的数值。另外,净流入体现的是历年的存量,并非单年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