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最凶猛的鲸鱼(最凶猛的鲸鱼吃什么)

admin 2022年12月19日 07:59:53 8
最凶猛的鲸鱼(最凶猛的鲸鱼吃什么)摘要: 本文目录一览:1、世界上最恐怖的鲸鱼是哪一种?...
󦘖

微信号

18322445027

添加微信

本文目录一览:

世界上最恐怖的鲸鱼是哪一种?

世界上最恐怖的鲸鱼是虎鲸。

虎鲸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动物,有一些群体组成的家族是动物界中最稳定的家族。虎鲸的一些复杂社会行为,捕猎技巧和声音交流,被认为是虎鲸拥有自己的文化的证据。它们是食肉动物,性情凶猛,善于进攻猎物,是企鹅、海豹等动物的天敌。

有时它们还袭击其它鲸类,甚至是大白鲨,可称得上是海上霸王。

扩展资料:

虎鲸的习性:

虎鲸的食物包括鱼类、其他鲸类、鳍足类、海獭类、鸟类、爬行类和头足类,在南极采集的虎鲸的362个胃中,217个含有鱼类,75个含有小须鲸的残余,35个含有鳍足类,35个含有头足类。大脑特别发达同时身体拥有强大力量。

虎鲸的生境为极地和温带海域为主,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的海域日本北海、冰岛,对于水温、深度等因素似乎没有明显的限制。在高纬度地区有相当高的栖息密度,特别是在猎物充足的海域。它们的移动情形普遍与追踪猎。

虎鲸是不是海洋里最厉害的动物

正解

最凶猛的海洋动物——虎鲸

虎鲸是一种大型齿鲸,由于性情十分凶猛,因此又有恶鲸、杀鲸、凶手鲸、逆戟鲸等称谓。它的身体强壮而有力,体形很大,呈纺锤形,表面光滑,皮肤下面有一层很厚的脂肪用来保存身体的热量。体长约为600~1000厘米,体重5000~8000千克。身体上的颜色黑白分明,背部为漆黑色,只是在鳍的后面有一个马鞍形的灰白色斑,两眼的后面各有一块梭形的白斑,腹面大部分为雪白的颜色。头部较圆,没有突出的吻部,鼻孔在头顶的右侧,有开关自如的活瓣,当浮到水面上时,就打开活瓣呼吸,喷出一片泡沫状的气雾,遇到海面上的冷空气就变成了一根水柱。前肢变为一对鳍,很发达,后肢退化消失。高耸于背部中央的强大的三角形背鳍,十分显眼,雄兽的可达1.5米高,既是进攻的武器,又可以起到舵的作用。嘴很大,上下颌上共有40~50枚圆锥形的大牙齿,显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能把一只海狮整个吞下。虎鲸分布在世界各大海洋中,以南北两极附近水域最多,在我国见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海域。虎鲸喜欢栖息在从0℃到12~13℃的较冷水域,温暖的海洋中数量较少,既使有也常常潜到水温较低的深水地带。它行动的流动性很大,一天就能游出100多公里,但较常出现在离海岸30公里以内的水域中,而较少游向远洋。游泳前进的速度也很快,时速可达54公里。潜水的时间也很长,最多能达到30分钟以上。在海湾的浅水地带,它还喜欢用尾巴上的缺刻去钩拉海藻,发出“呼呼”的声音,不久,浑身就披满了半透明的海草。

虽然它的牙齿非常坚强,但却不如鲨鱼的牙齿那样锋利,因此主要用于攫取而不是咀嚼,而被它叼住的食物都是整个吞下的。猎食的对象主要是各种海洋兽类,如海豚、海豹、海狮、海狗、海象等,有时也捕食企鹅、乌贼和鳕鱼、鲆鱼、鲽鱼、鲭鱼、沙丁鱼等各种海洋鱼类,曾有一只虎鲸吃掉13只海豚和14只海豹的记录。成群的虎鲸甚至敢于攻击比其大十倍的须鲸,情景与狼群围猎孤鹿十分相似,先将猎物上下左右团团围住,咬掉背鳍、尾巴等,使其难以游动,然后撕去大块的肉,再咬掉猎物的嘴唇和舌头。由于虎鲸是如此之凶猛,所以海洋中的露脊鲸、长须鲸、座头鲸、灰鲸、蓝鲸等大型鲸类也都畏之如虎,远远见了,就慌忙避开,逃之夭夭。虎鲸在捕食的时候还会使用诡计,先将腹部朝上,一动不动地漂浮在海面上,很像一具死尸,而当乌贼、海鸟、海兽等接近它的时候,就突然翻过身来,张开大嘴把它们吃掉。

虎鲸喜欢营群居的生活,有2~3只的小群,也有40~50只的大群,每天总有2~3个小时静静地呆在水的表层,因为肺部充满了足够的空气,所以能够安然地漂浮在海面上,露出巨大的背鳍。群体成员间的胸鳍经常保持接触,显得亲热和团结,如果群体中有成员受伤,或者发生意外失去了知觉,其它成员就会前来帮助,用身体或头部连顶带托,使其能够继续漂浮在海面上,就是在睡觉时也扎成一堆,这是为了互相照应,并保持一定程度的清醒。

如果说座头鲸是鲸类中的“歌唱家”,那么虎鲸就是鲸类中的“语言大师”了,它能发出62种不同的声音,而且这些声音有着不同的含义。例如在捕食鱼类时,会发出断断续续的“咋嚏”声,如同用力拉扯生锈铁门窗铰链发出的声音一样,鱼类在受到这种声音的恐吓后,行动就变得失常了,竟然对虎鲸的出现毫无反应,而不是惊慌失措,四散逃离,因此被虎鲸毫不费力地一网打尽。虎鲸不仅能够发射超声波,通过回声去寻找鱼群,而且还能够判断鱼群的大小和游泳的方向。这种能力,对生活在海洋里的食肉动物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海水下面十分黑暗,很难在这种环境里看清远处的捕食目标。

虎鲸在水中戏耍的时候,声音则变为“哇哇”的哨声,碧波荡漾的海面上,一会儿疾驰,一会儿翻滚,……,此外,它还经常要到卵石海滩附近,花上10~30分钟左右的时间,上下左右不停地翻滚,使身体的各个部位在卵石堆上摩擦,同时发出一种复杂而愉快的欢叫声,这是为了除去身体表面的污垢,也是为了除去经过新陈代谢而产生的陈旧表皮,如果不通过磨擦而及时除掉,表皮会逐渐增厚,变得粗糙而腐败。

生活在不同海区里的虎鲸,或者不同的虎鲸群体,使用的“语言”的音调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如同人类的地方方言一样。有时候,某一海区出现大量的食物,虎鲸便会从四面八方游过来捕食,但它们的叫声却各不相同。它们之间可以通过“语言”互相进行交谈,但彼此是怎样听懂对方的“方言”的,至今尚不清楚。

在海上旅行的人常把虎鲸说成是变化无常的海妖,渔民们则称它为“海上霸王”,电影、戏剧等各种艺术作品中还将它描述为“复仇之神”,这些都在暗示虎鲸为一种吃人的动物。其实这完全是人们的凭空想象,因为虎鲸虽然是凶猛而贪食的海中巨兽,但在历史上却从未有过有根据的吃人纪录,甚至连咬死人的情况也没有听说过。奇怪的是,它对人类不但无害,反而显示出和善可亲,在水族馆里可以饲养驯化,既聪明又听话,还能学会许多技艺,表演各种节目,最激动人心的节目有“迎客”:随着铃声将巨大的头部露出水面,向观众徐徐游去,以示“欢迎”,或者任凭饲养员骑在背上到处跑,甚至还让饲养员把头伸人它的巨嘴里,一动也不动;“跃水吞鱼”:破水而出,张开大口,跃到5米多高处,吞下挂在那里的一条大鱼;“速游中纵跳”:先沿着池边快速游泳,破浪疾驶,时而跃出水面;“召之即来”:听到召唤信号,立即游过来;“猫捉老鼠”:虎鲸腹部朝上,两只胸鳍露出水面,驯养员坐在它的胸部,一只手握着它的牙齿,随虎鲸在水中兜上几圈之后,便跳进水中,这时,虎鲸从背后追上,再次把他驮在背上,并且多次重复着这个动作……。其实,虎鲸变得这样温顺是因为人们掌握了它的一个弱点:一旦离开了同类而单独生活时,胆量就变得很小了。当然,在精彩的表演之后,蛙鱼、金枪鱼等美味佳肴作为奖赏也是必不可少的。

由于虎鲸智力出众,也被人们通过驯化来完成一些特殊的任务,例如美国海军夏威夷水下作战中心,每年要花费数百万美元来训练一只动物部队,虎鲸就是其中的主要成员之一,可以进行深潜、导航、排雷等工作。人们还训练虎鲸打捞海底遗物,播放虎鲸的声音吓跑海水中的害兽,或者把它当成海中警犬,看护和管理人工养殖的鱼群等。

虎鲸全年都可以交配,雌兽每3~5年生育一次,怀孕期为1年,每胎产1仔,哺乳期也需要1年左右,寿命约为20~35岁。在出生后的1~2年内,幼仔在饥饿或者呼唤雌兽时,只能发出粗厉的声音。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模仿成体的声音,改进和丰富自己的叫声,但由于虎鲸的语言复杂而多变,幼仔要完全掌握成体的“语言”,至少需要花上5年多的时间。

虎鲸在分类学上隶属于哺乳纲、鲸目、领航鲸科、虎鲸属。领航鲸科动物与海豚的亲缘关系较近,也可以看作是体型较大的海豚,其共同特点是嘴小,没有喙,上下颌均具有尖锐而发达的圆锥状牙齿,但数目比较少,上、下颌的每侧都少于15枚,而且不同的种类牙齿的数目也不相同,最少的仅有1枚。头骨的左右不对称,外鼻孔仅有1个。鳍肢上具有5趾。胸骨大。没有锁骨。没有盲肠。它们体型的大小也差异很大,最小的在1米左右,最大的达20米。

最佳答案最凶猛的海洋动物-虎鲸 虎鲸是一种大型齿鲸,由于性情十分凶猛,因此又有恶鲸、杀鲸、凶手鲸、逆

虎鲸时常会有跃身击浪、浮窥等行为,或是以尾鳍或胸鳍拍击水面。虎鲸的泳速最快可达时速55公里,可闭气17分钟左右。当周遭空气凉爽时,通常可看见它们低矮而呈树枝状的喷气。它们对船只的反应多样,冷漠忽视或是充满好奇心都有可能。偶尔会集体搁浅,群体有时会被困在潮池或海湾中。在北极与南极海域,因为风吹而快速产生的浮冰对虎鲸而言是一大麻烦,有时会因此迫使它们停留于水面开阔的小水域里相当长的时间。 虎鲸喜欢群居的生活,有2-3只的小群,也有40-50只的大群,每天总有2-3个小时静静地呆在水的表层,因为肺部充满了足够的空气,所以能够安然地漂浮在海面上,露出巨大的背鳍。群体成员间的胸鳍经常保持接触,显得亲热和团结。如果群体中有成员受伤,或者发生意外失去了知觉,其它成员就会前来帮助,用身体或头部连顶带托,使其能够继续漂浮在海面上,就是在睡觉时也扎成一堆,这是为了互相照应,并保持一定程度的清醒。 它们在一起旅行,用食,以种群为社会组织,在广大的家庭中休息,互相依靠着生存长大。 位于华盛顿州与英属哥伦比亚的定居型虎鲸,其基本社群单位为小型母系群体,一般由2至9头血缘关系相近的虎鲸所组成,此母系群体会长期维持稳固,所有成员似乎会共同分担养育工作。几个这样的群体会共同组成一个「小群」(pod,通常用以描述一群彼此间有社交行为联系的鲸目动物),典型的小群通常包含成年、未成年的雌雄虎鲸与仔鲸,多半由最年长的雌鲸居于领导地位( females are the family elders),而待在小群里的雄鲸通常是该雌鲸的后代。甚至有的雄性虎鲸长到9米还在小群中生活。定居型小群面对其它小群时有特殊的致意方式:面对对方一段距离排成两行紧密纵队,然后两个小群的成员会互相混杂,似乎是在表明其社交地位。他们的小群很和睦(stable),稳定(capture),只有死亡(death)或者被俘(capture)才能被破坏。他们每个小群一起社交,休息,互相依存强大(socialize and rest in extended family groups, and literally thrive on each other’s company)

编辑本段生长繁殖

母系社会

一:他们的社会形态是母系,交配对象的选择比较复杂,不是有雄性的力量决定一切:例如鲸群的族长有时能活到80岁,在晚年也有交配的例子,她们选择交配的对象一般是鲸群内部年长的雄性。雌鲸选择对象的标准科学家并不清楚,现在很少观察到交配的现场,只知有母亲,不知父亲在哪。

地位平等

二:鲸群内没有父子关系和父女关系,雄性的责任是出去寻找食物,然后引导鲸群集体猎杀,分工明确,没有地位的高低,而母女、母子关系则非常稳定,是一辈子的关系,一般不会离群,出现孤鲸的原因一般是受伤或迷路。当族群过大时,会“分家”,产生一个新的族群。

编辑本段食性

虽然它的牙齿非常坚硬,但却不如鲨鱼的牙齿那么锋利,因此主要用于摄取而不是咀嚼,而被它叼住的食物都是整个吞下的。虎鲸的食物多样,由小型结群鱼类、鱿鱼(枪乌贼),一直到大型须鲸与抹香鲸(Sperm Whale)都有可能成为它们的猎物;其它的如海豹等鳍脚类动物、海龟、海豚、海狗、海獭、海牛、儒艮(dugong)、鲨鱼、魟等,甚至还有鹿与麋鹿,似乎是趁它们游泳横渡水道时伺机捕食。甚至会利用涨潮冲到海岸边,捕捉来不及逃走的海豹企鹅。各群似乎有自己偏好的食物种类,例如某些族群主要以鲑鱼、鲔鱼、或鲱鱼等鱼类为主要食物,某些群则会巡视鳍脚类的登陆地寻找猎物,或跟随迁徙中的鲸群,有如狼群追踪北美驯鹿的情景。虎鲸显然需要合作以袭击并制服大型猎物,但它们也会合力将鱼群集中成一个大球,然后轮流钻入取食。虎鲸也会偷吃延绳钓渔船上钩的鱼获,或吃食渔民丢弃的下杂鱼等。它们似乎会选择性的咬食须鲸的舌头。其猎物可能深受对虎鲸的恐惧所影响,当虎鲸出现时鳍脚类会逃往陆地或冰上,鲸豚则会游入浅水域或藏匿于浮冰的裂隙间。

编辑本段种群现状

虎鲸并没有灭绝之忧,也不属于什么保护动物。位于华盛顿州与英属哥伦比亚的虎鲸,无论是定居型或过境型皆仅馀数百头,同时深受污染、重型船只行驶,以及猎物减少等生存威胁。密集的赏鲸活动可能会干扰虎鲸的生活,而那些为了保护鲑鱼养殖场免受鳍脚类入侵的人们可能会将虎鲸驱逐出它们原本偏好的栖地。估计在太平洋东部热带海域约有8500头虎鲸,在阿拉斯加水域至少有850头,日本外海可能达2000头以上,而夏季在南极水域约有8000头虎鲸分布,分布范围内的其它地区可能在数百至千余头之间。目前在日本(Japan)、印度尼西亚、格陵兰(English)、与西印度群岛(West Indies)的捕鲸者仍持续捕捉虎鲸,虽然捕杀量少,但能会有相当大的影响。

编辑本段海上霸主

虎鲸的身体强壮而有力,体形很大,呈纺锤形,表面光滑,皮肤下面有一层很厚的脂肪用来保存身体的热量。体长约为6-8米,体重2000-5000千克。身体上的颜色黑白分明,背部为漆黑色,只是在鳍的后面有一个马鞍形的灰白色斑,两眼的后面各有一块梭形的白斑,腹面大部分为雪白的颜色。头部较圆,没有突出的吻部,鼻孔在头顶的右侧,有开关自如的活瓣,当浮到水面上时,就打开活瓣呼吸,喷出一片泡沫状的气雾,遇到海面上的冷空气就变成了一根水柱。前肢变为一对鳍,很发达,后肢退化消失。高耸于背部中央的强大的三角形背鳍(fins),十分显眼,雄兽的可达1.5米高,既是进攻的武器,又可以起到舵的作用。嘴很大,上下颌上共有40一50枚圆锥形的大牙齿,显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虎鲸分布在世界各大海洋中,以南北两极附近水域最多,在我国见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海域。虎鲸喜欢栖息在从0℃到12-13℃的较冷水域,温暖的海洋中数量较少,即使有时也常常潜到水温较低的深水地带。它行动的流动性很大,一天就能游出100多公里,但较常出现在离海岸30公里以内的水域中。游泳前进的速度也很快,时速可达54公里。潜水的时间也很长,最多能达到30分钟以上。

编辑本段猎食对象

虎鲸猎食的对象主要是各种海洋兽类,如海豚、海狮、海象等,有时也捕食乌贼和鳕鱼、鲆鱼、鲭鱼、沙丁鱼等各种海洋鱼类。虎鲸是凶猛的,海洋中的露脊鲸、长须鲸、座头鲸、灰鲸、蓝鲸等大型鲸类也都畏之如虎,就慌忙避开。虎鲸在捕食的时候还会使用诡计,先将腹部朝上,一动不动地漂浮在海面上,很像一具死尸,而当乌贼、海鸟、海兽等接近它的时候,就突然翻过身来,张开大嘴把它们吃掉,有时也会用尾巴将猎物击昏,如海狮等,再进行捕食。 虎鲸不以人类为食,野生虎鲸从未有伤人记录,只有水族馆里长期受压抑的虎鲸伤过人。这是人的悲剧,更是虎鲸的悲剧。

编辑本段语言大师

如果说座头鲸是鲸类中的“歌唱家”,白鲸是海中“金丝雀”,那么虎鲸就是鲸类中的“语言大师”了,它能发出62种不同的声音,而且这些声音有着不同的含义。例如在捕食鱼类时,会发出断断续续的“咋嚏”声,如同用力拉扯生锈铁门窗铰链发出的声音一样,鱼类在受到这种声音的恐吓后,行动就变得失常了。虎鲸不仅能够发射超声波,通过回声去寻找鱼群,而且还能够判断鱼群的大小和游泳的方向。这种能力,对生活在海洋里的食肉动物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海水下面十分黑暗,很难在这种环境里看清远处的捕食目标。

在海上旅行的人常把虎鲸说成是变化无常的海妖,渔民们则称它为“海上霸王”,电影、戏剧等各种艺术作品中还将它描述为“复仇之神”,这些都在暗示虎鲸是一种吃人的动物。 其实这完全是人们的想象,因为虎鲸虽然是凶猛而贪食的海中巨兽,但在历史上却从未有过有根据的吃人纪录.但是咬死人的情况曾经出现。美国佛罗里达州橙县Sheriff办公室公共信息官员说,星期三(2月24日)下午,在位于Orlando的SeaWorld's Shamu Stadium的一名训练员被虎鲸(killer whale)杀害。这名女训练员40岁,下午大约2点左右,她在公园里喂养鲸的地方,突然,她滑倒并跌入了池塘,池塘里的一条虎鲸令她受到致命的伤害而溺毙.报导说还引述目击者Victoria Biniak描述道,“那个训练员当时正在向人们解说有关鲸的事情,然后她走离开了那个窗户。接着,那条鲸,在池塘里飞跃得真的非常快,它游回来,向空中呼啸,抓住了那个训练员的腰部,并开始摇晃她……” Biniak说,这条虎鲸的名字叫Tillikum,或者是Telly, 将近32岁大,有12300磅。 在1999年7月5日那天,一个男游客藏起来,并在公园关门后跳入虎鲸Tillikum这个池塘。结果第二天早上发现他已经死亡。在这条虎鲸从加拿大来到SeaWorld Orlando之前就曾有过伤害并使训练员淹死的前科。那是1991年2月21日,一个20岁的训练员Keltie Byrene滑倒并跌入Tillikum虎鲸的池中,她被虎鲸在池子里拉来拉去,不断被拉到水下。其他训练员试图救她,但她还是被溺毙了。

编辑本段饲养驯化

在水族馆里可以饲养驯化,既聪明又听话,还能学会许多技艺,表演各种节目,最激动人心的节目有“迎客”:随着铃声将巨大的头部露出水面,向观众徐徐游去,以示“欢迎”,或者任凭饲养员骑在背上到处跑,甚至还让饲养员把头伸人它的巨嘴里,一动也不动;“跃水吞鱼”:破水而出,张开大口,跃到5米多高处,吞下挂在那里的一条大鱼;“速游中纵跳”:先沿着池边快速游泳,破浪疾驶,时而跃出水面;“召之即来”:听到召唤信号,立即游过来;“猫捉老鼠”:虎鲸腹部朝上,两只胸鳍露出水面,驯养员坐在它的胸部,一只手握着它的牙齿,随虎鲸在水中兜上几圈之后,便跳进水中,这时,虎鲸从背后追上,再次把他驮在背上,并且多次重复着这个动作……。其实,虎鲸变得这样温顺是因为人们掌握了它的一个弱点:一旦离开了同类而单独生活时,胆量就变得很小了。当然,在精彩的表演之后,鲑鱼、金枪鱼等美味佳肴作为奖赏也是必不可少的。 1862年,一个名叫埃斯里特的人,从一头逆戟鲸的胃中发现了13头海豚和14只海豹,因此,逆戟鲸理所当然地成了刽子手。killer whale/orca/Grampus的英文、荷兰文名称,意即杀鲸之意。属于齿鲸类,巨大的躯体上有黑白分明的斑纹,眼后方有两块卵形白斑,体侧有一向背后方向突出的白色区,以上特征很容易将与别的鲸区分开来。

编辑本段得名逆戟鲸

虎鲸体长近10米,重7.8吨,雌的比雄的要稍小些。它们以苍茫碧海为家,各个海区几乎无所不在,但以南极、日本近海和挪威至北极三个海区的虎鲸数量为最多。虎鲸的上下颌长着20多枚10~13厘米长的锐牙利齿,朝内后方弯曲,上下相互交错着,嘴一张,尖齿毕露,阴森恐怖。其牙齿的排列方式和形状不仅利于撕裂、切碎猎物,而且使被擒猎物犹如囊中之物,难逃“虎口”。逆戟鲸体型呈优美的流线型,行动敏捷,游泳本领高强,而且花样繁多。一会仰游,一会翻滚,一会又将身体直立于水面,游起来随心所欲,常将其背鳍突出水面,犹如古代武器的戟倒竖于海上,因此得名“逆戟鲸”。 残暴贪食,小须鲸、海豚、海豹、大型座头鲸、灰鲸、白鲸,甚至兽中之“王”――蓝鲸均在它捕获之列。除此之外,各种鱼、海鸟、乌贼等海洋动物,也决不轻易放过。它们最常用的捕食方式是群起而攻之。当捕鱼时,它们便由若干组成一个包围圈,将鱼团团围住,然后轮番冲入鱼群,美美地饱餐一顿后,便扬长而去。对于鱼、乌赋等此类小型动物可不费吹灰之力便将其

吞噬,而对于大型哺乳类,双方便会展开一场殊死搏斗。当它们袭击大型动物时,往往一齐出击。例如,有人曾目击7头虎鲸袭击一头小须鲸悲壮场面:三头身强力壮的雄虎鲸对小须鲸展开了猛烈的攻击,一头咬住尾,另一头则咬头部,剩下的一头则从全方位进攻,只用45分钟,便将小须鲸活活咬死,其余四头便一拥而上,瞬间便将小须鲸扫荡殆尽。有时一动不动地浮在海面上,肚皮向上,俨然一具僵尸。每当成群的海豚或海狮在海面上游泳觅食时,往往不明真相,不知不觉便靠近,这时,虎鲸会迅速一翻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捕而食之。 虎鲸从不主动向人类进攻,而且聪明伶俐,乐于跟人相处,稍加训练,便可做各种表演,可见其具有很好的记忆能力。然而,除了友好的一面之外,似乎还有很强的报复心理也记忆力。一位爱斯基摩老人告诉我一个真实故事:在阿拉斯加最北端的巴罗小镇,有两个年轻的爱斯基摩人曾向一对虎鲸开枪,没有打中,却遭它们的报复,在此后的几年中,只要他们一出海,那对虎鲸就会赶来向他们进攻,有好几次差点送命,吓得他们一直到老,再也不敢下海捕鱼了。

编辑本段水柱

虎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不像须鲸一样,又细又高。 雄性体长近10米,体重7~8吨;雌性体长8米左右,重5~6吨。头圆大,吻钝而短,牙齿40~50枚,呈钉状。背鳍高大,特别是雄性,鳍高可达1.8米,状如倒置的戟,因而得名“逆戟鲸”。胸鳍大,呈卵圆形。黑、白对比的体色是其最明显特征:背部黑色,头侧面、生殖器两侧及整个腹部为白色,眼后方有棱形白斑,背鳍后两侧有晕状灰色带。

编辑本段辨别特点

群居,每群2~55只不等,同伴间眷恋性很强。游速快,平常时速30海里,捕食时可以更快。性凶猛,捕食鱼类和海狮、海象、海豚、海豹等海兽,还时常袭击蓝鲸等大型须鲸,也食企鹅等海鸟。能发出62种不同的声音,为动物界中发声最复杂的种类,且不同种群间音调各有差异,类似人类的“方言”,为动物学家所关注。全年繁殖,妊娠期可能长达13~16个月,每胎1仔。雌鲸4岁性成熟。饲养寿命最长为50年。

编辑本段分布

分布遍及世界各大洋,冷水海域和近海区较常见,中国沿海均有发现,黄海、渤海较为常见。有重要的研究和观赏价值,经训化后可在水族馆中进行娱乐表演,或用于军事侦察、海底打捞等。

编辑本段存活率低

由于鲸鱼肉鲜美可口,很多渔民都下海打捞鲸鱼,用枪或一种特殊的捕鱼工具将其击毙后,拖上岸解剖。因为长期捕捉虎鲸,使其数量大大减少,加上近期空气污染、海洋污染,使得虎鲸的存活率大大降低。

编辑本段虎鲸新物种

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在《基因组研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对虎鲸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测序后发现了至少3个新的虎鲸物种,这也表明全球海洋中存在不止一种虎鲸。 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高度平行测序技术”对139只虎鲸线粒体的脱氧核糖核酸进行了测序。这批虎鲸来自北大西洋、北太平洋以及南极大陆附近海域。研究人员最终发现,在南极海域生活的两种分别主要以鱼和海豹为食的虎鲸可能属于新物种,此外,北太平洋地区也存在新的虎鲸种群。 领导这项研究的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遗传学家菲利普·莫林表示,与其他鲸类一样,虎鲸体内的线粒体也很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因此不查看整个基因组很难发现新进化的虎鲸物种,但利用“高度平行测序技术”可以通过测量来自世界各地的虎鲸组织样本完成对虎鲸线粒体的基因组测序,从而分辨出新物种。

虎鲸是世界上最凶猛的海兽吗?

虎鲸是世界上最凶猛的海兽。它体长可达9米,背中央有一个三角形的极大背鳍,高度达30~40厘米,起舵的作用,或可作为进攻时的武器。它的上下颌每侧生10~13个尖圆锥状大而有力的牙齿,这是掠杀其他动物的强大武器。虎鲸是群居性的海兽,常以三四头小群或三四十头大群进行集体捕猎。

据1979年4月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报道,科学家在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亚海区,发现一群约30头虎鲸围猎一头长约18米多的幼蓝鲸,其情景与陆地上群狼围猎鹿十分相似:“你一口,他一块”,把一块块的鲸肉和鲸脂从这头蓝鲸身上撕下来,集体美餐一顿。这种极为难得的镜头,摄影师已经记录下来了。

这群虎鲸在围袭蓝鲸时似乎有分工的。一些虎鲸在它的两侧,就象要管住它;两头在前,两头在后,以阻止它逃跑;另一些好象是要迫使它沉在水下,不让它露出水面呼吸;还有一些在它的腹部下监视,以防止它潜水溜走。这场围袭战,从下午1时开始,经历了整整5个小时,战线长达20海里,形成一条血河。到下午6时,这头蓝鲸已是遍体鳞伤,鲜血淋淋,看上去已活不长了。

虎鲸在海洋里,除了围猎蓝鲸外,还猎食其他海兽、大型鱼类和企鹅等动物。曾记载,在一头长6.4米的虎鲸胃内,有13头海豚和14只海豹,这样凶暴和残忍的海兽,难怪人们称它为“海上霸王”。

但是,经过驯养的虎鲸,会变得性情温驯,极富有智慧,作出各种精彩的表现,成为人类的朋友。

哪种鲸鱼最凶?

虎鲸(Killer Whale)英文中有时称之为Orca或Grampus。是一种大型齿鲸最凶猛的鲸鱼,由于性情十分凶猛最凶猛的鲸鱼,因此又有恶鲸、杀鲸、凶手鲸、逆戟鲸、杀人鲸等称谓

地球上杀伤力最强的鲸鱼,都是什么品种?

鲸鱼品种有蓝鲸、虎鲸、龙王鲸等等14类须鲸和2种齿鲸。那么杀伤力最强的鲸鱼是哪个品种?

会有很多人认为是蓝鲸,其实不是的。众所周知,地球上体型最大的鲸鱼是蓝鲸。而且蓝鲸也是地球上已知的生存过的最大的动物。有记录的最大蓝鲸体长达33米,重量约180吨左右,一头成年蓝鲸一天大约可消耗一顿的食物。蓝鲸的一条舌头就有两吨之巨,成年雄性蓝鲸的那家伙长达三米,是动物世界中当之无愧的巨无霸!那么地球上杀伤力最强的鲸鱼,是什么品种呢?在我看来最有杀伤力的是虎鲸。

虽然蓝鲸的体型很大,但是它们前进的速度可不容小觑,因为它们的尾巴十分灵活,使它们最快可达28公里/每小时。按道理说,这么强大的生物,应该是没有任何其他生物比他更凶狠了,但是事实上,虎鲸也是及其凶狠的鲸鱼了,有人会好奇,虎鲸才5吨左右重,而且比蓝鲸小那么多,又怎么会凶狠而具有杀伤力呢?

事实上,虎鲸是海洋世界里的杀手,蓝鲸在海洋中基本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它们虽然体积不大,但是十分聪明,面对蓝鲸这种巨型生物的时候,它们就会选用围攻的方式对蓝鲸进行攻击。所以即使蓝鲸很庞大,速度很快,也没有办法逃脱虎鲸的攻击。虎鲸智商相当高,成年虎鲸体长10米左右,重量9吨上下,总是成群结队地捕食,就连大白鲨也是虎鲸的捕食对象。尽管蓝鲸的体型要远大于鲨鱼和虎鲸,但是虎鲸群的数量要很大比如20-30头虎鲸才可以捕食一头幼小的蓝鲸。

综上,在我看来,最强杀伤力的鲸鱼就飞虎鲸莫属了。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