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
18322445027
本文目录一览:
哪个星球上有生命存在?
截止2021年,科学家们暂未探测到除地球以外还有生命存在的星球,以下是判断最后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
1、火星
此前,多个探测器发现,火星通过盘旋、坠落和巡航,具有水和生命的可能性。早在2015年发布了一项最新结果,证明火星表面存在流水。这水是高浓度的盐水。科学家认为,火星富含构成生命的分子,如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盐酸和甲烷。河流三角洲和古海啸沉积物表明,在古火星,甚至是一个短暂的原始海洋里,都有水流。岩石的风化作用和热液地质活动可以为生命提供必要的化学能。
2、谷神星
谷神星是火星和木星之间小行星带中最小也是唯一的矮行星。科学家证实谷神星表面下有水冰。但这些冰是在地球两极黑暗寒冷的陨石坑附近发现的,而不是黎明号小行星探测器先前捕捉到的明亮区域,这是由盐反射引起的。冰是如何在地球表面形成和扩散的,谷神星地壳下是否有海洋,还有待科学家进一步证实。
3、木卫二
1989年发射的伽利略探测器是第一个探测木星的探测器,它于1995年12月抵达木星轨道。1996年8月,科学家们根据伽利略探测器提供的绕木星运行的数据,认为木卫二上可能有海洋。此外,火山可能存在于海底,火山喷发提供的热量足以让一些不需要阳光和空气的微生物存活下来。这个论点被称为欧罗巴生命假说。
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图像也证实了木卫二有一个巨大的水冰喷泉,高达200公里。这意味着人们将来不用钻穿厚厚的冰就可以采集海水样本。NASA宇航局计划在2035年将一个探测器送到低空飞行进行取样。
已经确认有生命的星球有哪些?
1、开普勒-452b
说到已经确认有生命的星球,相信许多朋友都会想到开普勒-452b,它于2015年被美国NASA发现,其直径是地球的1.6倍,与地球相似指数为0.83,距离地球1400光年。不仅如此,开普勒-452b还可能拥有大气层和流动水,所以它也被称为“地球的表哥”。
2、格利泽581d
此外,2007年发现的格利泽581d,也是不可忽视的,它距离地球约20.3光年,被科学家认为最可能存在生命的“超级地球”。但是可惜的是,人类只能观测到这些类似地球的星球,却无法得知上面是否存在生命。
3、木卫六
在科学界,液态水、碳等元素、热能量被认为是生命存在的三大要素,而在木星卫星——木卫六上,通过探测器测得,它的大气层及岩体中有着丰富的碳化合物,因此极可能孕育生命。不过木卫六极冷,温度在零下178度左右,人类肯定是不能在上面生存的。
4、土卫二
另外,在已经确认有生命的星球中,土卫二不可忽视,它的南极附近有底下海洋,海水不仅含有碳等生命形成所必需的元素,里面的超细颗粒物还是由90℃以上热水与岩石发生反应而形成。于此说来,土卫二符合生命存在在要素……【更多内容】
5、土卫五
通过探测,科学家已经确认,土卫五存在大气,里面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碳,其中氧气越占70%,二氧化碳约占30%。不过土卫五上氧气浓度比地球低很多,仅为地球浓度的5万亿分之一,所以以目前的条件,土卫五只是有适合人类居住的条件之一罢了。
宇宙中有那些星球有生命?
截止2019年7月24日,人类已知有生命的星球只有地球。
自从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人类一直使用包括探测地球之外的电波、天文望远镜观测潜在的宜居行星等方法探测外星生命存在的迹象,但并没有确切证据表明外星生命的存在。有人认为发现外星人的机率很小,也有很多人认为外星生命必定存在。大量关于外星人的报道、科幻小说和电影的充斥,使得外星生命的传闻变得有声有色。
扩展资料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都位于差不多同一平面的近圆轨道上运行,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除金星以外,其他行星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相同。彗星的绕日公转方向大都相同,多数为椭圆形轨道,一般公转周期比较长。
轨道环绕太阳的天体被分为三类: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
行星是环绕太阳且质量够大的天体。
这类天体:
1.足够的质量使本身的形状成为球体;
2.有能力清空邻近轨道的小天体。
3.不是行星的卫星,或者是非恒星的天体
能称为大行星的天体有8个: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在2006年8月24日,第26届国际天文联合会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重新定义行星这个名词,首次将冥王星排除在大行星外,并将冥王星、谷神星和阋神星组成新的分类:矮行星。 矮行星不需要将邻近轨道附近的小天体清除掉,其他可能成为矮行星的天体还有塞德娜、厄耳枯斯和创神星。
从第一次发现的1930年到2006年,冥王星被当成太阳系的第九颗行星。但是在20世纪末期和21世纪初,许多与冥王星大小相似的天体在太阳系内陆续被发现,特别是阋神星更明确的被指出比冥王星大(据2015年旅行者发回的数据显示,阋神星仍然比冥王星大),使得冥王星的地位受到严重威胁。
环绕太阳运转的其他天体都属于太阳系小天体。
卫星(如月球之类的天体),由于不是环绕太阳而是环绕行星、矮行星或太阳系小天体,所以不属于太阳系的小天体。
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内以天文单位(AU)来测量距离。1AU是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5亿公里(9300万英里)。冥王星与太阳的距离大约是39AU,木星则约是5.2AU。
最常用在测量恒星距离的长度单位是光年,1光年大约相当于63240天文单位。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以公转周期为周期变化着,最靠近太阳的位置称为近日点,距离最远的位置称为远日点。
有时会将太阳系非正式地分成几个不同的区域:“内太阳系”,包括四颗类地行星和主要的小行星带;其余的是“外太阳系”,包含小行星带之外所有的天体。 其它的定义还有海王星以外的区域,而将四颗大型行星称为“中间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太阳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外星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