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
18322445027
本文目录一览:
文学史上被称为小李杜的是谁?
“小李杜”指的是杜牧和李商隐。
杜牧,字牧之,为晚唐时期杰出的诗人,与李商隐合称为“小李杜”。杜牧的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起伏,诗词以俊爽的风格见长,能在峭健之中而又有风华流美之致。很喜欢杜牧的诗,其在诗,赋,古文领域都有所成就,尤以诗见长。杜牧的诗歌创作既有晚唐时代风格烙印,又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在晚唐诗坛中独树一帜,是晚唐诗歌的一座高峰,取得了很高的文学艺术成就。
而从“心有灵犀一点通”到“相见时难别亦难”,再从“一寸相思一寸灰”到“此情可待成追忆”,李商隐的“无题诗”,如他的一生般,无语凝噎。李商隐被称为“凌云诗才”,又因其擅长七律,故被成为“七律圣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他是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
李商隐以无题诗著名。根据《李商隐诗歌集解》里所收诗歌的统计,基本可以确认诗人写作时即以《无题》命名的共有15首,另有5首在通行的诗集中经常被标为“无题”的(五律“幽人不倦赏”、七绝“长眉画了”、“寿阳公主”、“待得郎来”、“户外重阴”),经冯浩、纪昀等人考订,认为多半是由于版本问题而产生的原题丢失情况,并非真正的无题诗。
“小李杜”是指哪两个人?
李商隐和杜牧的合称,世称“小李杜”,"大李杜"是李白和杜甫的合称。
李商隐:(约公元813—约公元858年),唐朝诗人,字义山,号玉溪(xī)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历任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扩展资料:
1、李商隐著作
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其诗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擅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行次西郊一百韵》、《有感二首》、《重有感》等皆著名。
2、杜牧著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阿房宫赋》《遣怀》《樊川文集》等。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小李杜
小李杜指的是谁 李商隐和杜牧
1、小李杜,小李杜指唐代诗人李商隐和杜牧。而到了晚唐时期,李商隐和杜牧则在晚唐已经没落的诗风中添上了瑰丽的一页,所以被人们称之为“小李杜”
2、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3、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