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有林地概念是什么(林地概念及种类)

admin 2022年11月21日 04:18:21 4
有林地概念是什么(林地概念及种类)摘要: 本文目录一览:1、林地的定义2、...
󦘖

微信号

18322445027

添加微信

本文目录一览:

林地的定义

林地是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等主要用于林业的土地。

凡地面至少10%为林木所复盖,最小面积为0.5公顷。至于株数,因种植的树种不同而不一定。还有一些其它的定义:

〔商品林〕

以生产木材、薪炭、干鲜果品及其他工业原料为主要经营目标的森林和灌木林。

〔公益林〕

也称生态公益林,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科学实验、森林旅游、国土保安等需要为主要经营目标的森林和灌木林。

〔林业用地〕

专门供林业生产的土地。其中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和疏林地以及暂时尚没有林木的宜林地和无林地。

〔有林地〕

生长着各种不同性质的森林(天然林或人工林)、竹林及特用经济林(乔木或灌木)的土地。有林地是森林资源面积中的主要部分。

〔疏林地〕

林业用地的一个类别。由乔木树种构成,郁闭度0.10-0.19的林地。

〔宜林地〕

林业用地的一个类别。凡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林中空地以及不能种植农作物而宜于林木生长的一切荒山荒地,统称宜林地。

〔灌木林地〕

由灌木树种构成,以培育灌木为目标的或分布在乔木生长范围以外,以及专为防护用途,覆盖度大于或等于30%的林地。包括人工灌木林地和天然灌木林地两类。

〔采伐迹地〕

宜林地中的一个类别。指采伐后保留木达不到疏林地标准且未超过5年的迹地。

〔无林地〕

宜林地中的一个类别。由于采伐或其他原因所造成的旷而暂时又没生长起森林的土地。

〔未成林造林地〕

造林后保存株数大于或等于造林设计株数的85%,尚未郁闭但有成林希望的新造林地(一般指造林后不满3-5年或飞播后不满5-7年的造林地)。

什么叫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等

林地:林地是指成片有林地概念是什么的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覆盖有林地概念是什么的土地。包括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防护林等各种林木的成林、幼林和苗圃等所占用的土地有林地概念是什么,不包括农业生产中的果园、桑园和茶园等的占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林地的解释是:“林地包括郁闭度0.3以上的乔木林地有林地概念是什么,疏林地,灌木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地和国家规划的宜林地”。

按土地利用类型划分,林地是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的土地,不包括居民绿化用地,以及铁路、公路、河流沟渠的护路、护草林。 林地又分出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和苗圃6个二级地类。

有林地:是连续面积大于0.067hm2、郁闭度0.20以上、附着有森林植被的林地、包括乔木林、红树林和竹林。

疏林地:是附着有乔木树种,连续面积大于0.067hm2、郁闭度在0.10—0.19之间的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是指人工造林和飞播造林后不到成林年限,造林成效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苗木分布均匀,尚未郁闭但有成林希望的林地:一是人工造林成活率85%以上,其中年均降水量400mm以下地区造林成活率为70%以上,二是飞播造林后成苗调查苗木3000株/hm2以上或飞播治沙成苗2500株/hm2以上,且分布均匀。

迹地:森林经过采伐或者遭受火灾毁损以后,达不到疏林地标准,且尚未更新的地面。

苗圃:指为移植或出售而培育幼苗的成片土地。

乔木:有一个直立主干、且高达6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称为乔木。与低矮的灌木相对应,通常见到的高大树木都是乔木,如木棉、松树、玉兰、白桦等。乔木按冬季或旱季落叶与否又分为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

灌木:主干不明显,常在基部发出多个枝干的木本植物称为灌木,如玫瑰、龙船花、映山红、牡丹等。

丛木:聚集丛生的木本植物,主要是丛生的灌木。

郁闭度: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反映林分密度的指标。它是以林地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以十分数表示,完全覆盖地面为1。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0.20(含0.20)以上的郁闭林(一般以0.20-0.69为中度郁闭,0.70以上为密郁闭)为有林地,0.20(不含0.20)以下为疏林。

林地和有林地的区别

林地和有林地的区别:

1、林地。林地是指成片的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覆盖的土地;林地包括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防护林等各种林木的成林、幼林和苗圃等所占用的土地。

2、有林地。有林地指树木郁闭度大于等于20%的林地。林地中的树木郁闭度大于等于20%的天然、人工林地称为有林地。林地中树木的郁闭度是林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整个林地面积之比。

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中,对林地所作的解释是:“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

4、按土地利用类型划分,林地是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的土地,不包括居民绿化用地,以及铁路、公路、河流沟渠的护路、护草林。

5、按二级地类划分,林地又分出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和苗圃等6个二级地类。有林地是林地中的一个类型。

什么叫林地?

林地是森林的载体有林地概念是什么,是森林物质生产和生态服务的源泉有林地概念是什么,是森林资源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林地是指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灌木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在进行经济效益评估时主要是对各类型林地面积及其价值进行评估。

主要用于林业生产的地区或天然林区统称为林地。世界的天然林区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以及中、低纬度的山区。据1992年统计,世界森林面积为38.6亿公顷,森林覆盖率约为30%。我国宜林地面积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5%以上。1994年底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3.9%。

扩展资料

1、有林地有林地概念是什么:附着有森林植被、郁闭度大于或等于0.20的林地,包括乔木林、红树林和竹林。

(1)乔木林:由乔木(含因人工栽培而矮化的)树种组成的片林或林带。其中,林带行数应在2行以上且行距≤4m或林冠冠幅水平投影宽度在10m以上有林地概念是什么;当林带的缺损长度超过林带宽度3倍时,应视为两条林带;两平行林带的带距≤8m时按片林调查。

包括郁闭度达不到0.20,但已到成林年限且生长稳定,保存率达到80%(年均降水量400mm以下地区为65%)以上人工起源的林分。

(2)红树林: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或海潮能够达到的河流入海口,附着有红树科植物或其它在形态上和生态上具有相似群落特性科属植物的林地。

(3)竹林:附着有胸径2cm以上的竹类植物的林地。由不同竹类构成的竹林的具体划分标准由各省自行制定,并报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2、疏林地:附着有乔木树种、郁闭度在0.10~0.19之间的林地。

3、灌木林地:附着有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于2cm的小杂竹丛,以经营灌木林为主要目的或专为防护用途,覆盖度在30%以上的林地。

其中,灌木林带行数应在2行以上且行距≤2m;当灌木林带的缺损长度超过林带宽度3倍时,应视为两条灌木林带;两平行灌木林带的带距≤4m时按片状灌木林调查。

(1)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按照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2)其它灌木林地:不属于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的其它灌木林地。

4、未成林地:指未达到有林地标准但有成林希望的林地。

(1)未成林造林地:人工造林(包括植苗、播种、分殖造林)和飞播造林后不到成林年限,造林成效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苗木分布均匀,尚未郁闭但有成林希望的林地:

①人工造林成活率85%以上,其中年均降水量400mm以下地区造林成活率为70%以上;

②飞播造林后成苗调查苗木3000株/hm2以上或飞播治沙成苗2500株/hm2以上,且分布均匀。

(2)未成林封育地:通过自然变化、封山育林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后,不超过成林年限,天然更新等级中等以上,尚未郁闭但有成林希望的林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地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