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
18322445027
本文目录一览: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具体用处如下
1、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之功效。
2、附子主治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寒湿痹痛等。
3、江油附子还有独特附子的作用与功效的保健作用,煲汤可以补阳、驱寒、除湿,具有“有病治病、无病健身”附子的作用与功效的功效。
生活小常识: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附子一药,始载于《本经》,因附于乌头(母根)而生长,故名附子。因此,一般都认为乌头为母根,附子为子根。下面就由生活小常识我为大家介绍下附子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附子的功效和作用
散寒止痛
即能温中,又能温经。广泛的温里散寒。温中,用于胃寒,脾胃虚寒,也用于实证的寒邪过重,脘腹冷痛;温经,经脉受寒,出现的冷痛、头痛可用,还有类似于乌头的祛风湿的作用,对于风湿寒痹,尤其是兼阳虚的它祛风湿,散寒止痛,但祛风湿不如乌头。只要有寒无论虚实均可用。实证就是温里散寒止痛,虚症就是温补阳气。
用于痹痛
本品辛散温通,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以寒湿偏盛、周身骨节疼痛较甚者为适宜,可与桂枝、白术等同用,如甘草附子汤。
回阳救逆
用于亡阳证,症见冷汗自出,四肢逆冷,脉微欲绝。主要是肾和心的阳气绝。本品能上助心阳以通脉,
下补肾阳以益火,挽救散失的元阳,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单用,力量不够,常与干姜、甘草同用,以加强回阳救逆之功效,即四逆汤(干草、生姜降毒,杀附子毒,又增强回阳救逆效果,附子回阳较干姜迟缓,所以有的书讲,干姜偏走,附子偏守)。临床往往兼阳气脱,若阳衰气脱,大汗淋漓、气促喘急者,这时仅回阳,对元气虚脱没有针对性,所以与大补元气的人参配伍,以回阳固脱,即参附汤。
补火助阳
补火,就是补命门之火,命门之火就是人体的元阳、肾阳。用于阳虚证。本品能温一身之阳,凡阳虚者如肾、脾、心诸脏及卫阳虚弱者均适用。若肾阳虚,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而见阳痿宫冷,畏寒身冷,腰膝冷痛,生长发育迟缓,早衰;肾不主水而水肿,小便清长,夜尿频多,遗尿者,每与肉桂、熟地、山茱萸等同用,如桂附八味丸。肾主生殖,生殖、性功能降低等;肾不纳气,呼吸急促,出多进少,虚喘;肾不温煦脾阳,脾肾阳虚,腹泻,久泻不止,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见小便不利、肢体浮肿者,用之有助阳化气之功,
常与健脾利水药白术、茯苓等同用,如真武汤。心阳不足,而见心悸气短、胸痹心痛者,可与人参、桂枝等同用。卫阳虚自汗出者,可与黄芪、桂枝同用。但最有效有用的是改善不能温煦形体。还有脾阳虚,寒湿内盛的脘腹冷痛,大便溏泻,食欲不振,它脾肾双补,常与党参、白术、干姜同用,如附子理中汤。心阳虚,轻的自汗,心悸或胸痹疼痛,有寒象,也可用,和活血化瘀的或温心的肉桂、桂枝配伍,另外,卫阳不固,自汗不止,与黄芪一起用。
附子的禁忌
凡患阴虚阳盛,或真热假寒者,以及孕妇都应忌服。本品有毒,内服须经炮制。若内服过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当,都可引起中毒。 生品外用,皮肤溃破者忌用。
以上就是我为您介绍附子的功效和作用,
希望能帮助到你哦!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附子的作用与功效,任何食物都有其特别的功效和作用,每种食材都有适宜人群和禁忌人群,入药的食材都需要更加注意,补血益气这种食材是首选,下面是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希望下文能够对你有所帮助附子的作用与功效!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1
附子的作用附子的作用与功效:
1、强心:能兴奋迷走神经中枢而增强心肌收缩力,通过其强心作用,改善全身循环功能,从而救治心血管功能不全。有效成分为非生物碱成分,煎煮后一般不破坏,仍保留强心作用。
2、镇痛:乌头碱的分解物,作用于人体后,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有麻痹作用,对黏膜及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先兴奋后麻痹,故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乌头碱及次乌头碱均有局麻作用。
3、抗炎:对实验性关节炎(甲醛性和蛋清性)有明显的消炎作用。
4、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熟附片的煎剂能显著降低大鼠肾上腺内抗坏血酸的'含量,增加尿中17-酮类固醇的排泄,减少末梢血液中嗜酸性白细胞数。
5、对某些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患者,附子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附子的禁忌:
附子不宜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白蔹、白及同用。且需要根据自己的详细情况用药,适当用量,过犹不及附子的作用与功效;
因附子含有毒性成分乌头碱,主要对心肌、迷走神经、末梢神经有兴奋麻痹作用,中毒症状如舌尖麻木、肢体麻木,有蚁走感,头晕、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最严重至危及生命。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2
白附子的美容功效:
白附子白芷美白祛斑面膜
成分:白芷10克,白附子10克。
制作:将两味中药共研细末,加水和蜂蜜适量调和。
用法:将其敷面,20分钟后洗净。
功效:有祛斑、消斑、增白作用,适用于面部色素沉着或有黄褐斑的女性。
白附子的功效:
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用于中风痰壅、口眼歪斜、语言涩謇、痰厥头痛、偏正头痛、喉痹咽痛、破伤风症;外治瘰疲痰核、毒蛇咬伤。
用法:内服:煎汤,3-6g;研末服0.5-1g,宜炮制后用。外用:适量,捣烂敷;或研末调敷。
注意事项:血虚生风、内热生惊及孕妇禁服。
白附子的作用
1、中药白附子具有消除面部黑色素作用。用白附子研末于睡前洗脸并以白蜜涂于纸上贴面上,则面部黑色素斑可渐消退,《本草经疏》载:白附子“性燥而升,风药中阳草也,风性升腾,辛湿善散,故能主面上百病而行药势也。”
2、现代研究:药理研究显示,白附子具有钙通道阻滞,减慢心率,显著抗炎等作用。现代临床用于治疗癫痫,脑血栓和不明原因头痛等。